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应用实践效果良好。
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68项,其中全国性24项;在省大学生“攀登计划”中立项19项,到账经费46万元;申请专利15项;毕业后平均起薪点是全校平均水平1.4倍,25人创业,专业对口率达75%,3年后半数以上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直接推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获省级首批立项,获批省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催生9项省级科研项目;2位指导老师获评省优秀青年教师;1位教师获评省技术能手;相关社团多次获省级荣誉;社团会长周高兴受团中央表彰。
(2)校内外广泛借鉴采纳。
成果多次在校内外交流分享,现已在我校30个专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受益教师100余名、学生15000余名。该成果还在8所省内外兄弟院校中借鉴推广,覆盖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电类等专业,受益教师150余名、学生16800余名。
(3)以论文、教材形式公开共享。
形成《高职院校协会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1篇,并在清华大学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实验室技术与管理》上公开发表,现已被多次下载借鉴。应用协会制模块化课程开发理念,公开出版《AVR单片机项目式教程》等教材3部,其中两部被列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极强,被30多所兄弟院校师生使用。
(4)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省经济科教频道、韶关日报和韶关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一些业绩成果如科技教育基地、高水平专业群、创新创业竞赛等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