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松山故事 >> 正文

走进名师丨罗国民:以炽热之心专注教育事业

发布日期:2023-10-13  点击:[]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要成才就要融入社会关系,融入国家需要,融入时代发展。做人要养成浩然之气,本分做人,认真做事。”

——罗国民



名师简介












29E72


罗国民

52岁,教授高级工程师。历任韶钢技术科副科长,北京科大国泰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节能减排国家标准3部、行业标准14部,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于冶金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主编全国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行业、省市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韶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成果1项,韶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韶钢技术改进和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获广东省冶金成果奖3项。主持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主持广东省现代学徒制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是那炬火,点亮心中的光












罗国民老师回想起自己的教学生涯,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研究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苍大强教授。苍大强教授个人也是从企业转到学校,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特别好。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科研与教学方式,深深影响了罗国民老师,他认为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条很好的成长路径。当然,成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也是罗国民的理想职业,他表示选择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将自己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所以最终选择从韶钢转到学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校期间,罗国民老师主讲《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加热炉》《冶金传输原理》《冶金热工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服务社会是高职教师的一项基础技能,也是教学科研的主战场。作为国内首台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的创建者,罗国民老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元/年,同时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对于罗国民老师而言,企业的问题就是科研人员的课题,也是教师的最好教案。2005年下半年刚开始时,罗国民经常前往韶钢,和技术部门以及现场技术人员交流,并且每年都会跟韶钢技术人员合作课题。罗国民老师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是一定要自己主动找企业,自己多做一点,多跑现场,了解现场,拿出真本事,解决企业真问题,建立信任后,企业才会主动找你解决问题。


1AFA1

罗国民老师参加广东省高校成果交流


B5379


罗国民老师接受韶关电视台专访


科研创新,踔厉奋发新篇章












科研一定要结合实际应用去做,产教融合不能只是口头语。罗国民老师认为技术应用研究要出成果,一是要攻克每一个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细节,二是要能长期坚持研究,采用技术包围策略,把技术应用的方方面面搞清楚。例如罗国民老师研究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从该技术的燃烧机理、工艺设计、设备、材料、操作以及检修维护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形成专利技术在韶钢应用,其成果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得到国内同行一致认可,并制定成国家工信部认可并在国内推广应用的重点节能技术,这就是他二十多年坚持长期研究的成果。

罗国民老师参加工作三十年,从事节能环保技术也有三十年。作为资深专家,罗国民老师个人感觉到目前国家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社会对环保越来越关注,企业对节能技术也越来越认可,尤其是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计划”,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舞台,并且与其带领的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在罗国民老师的带领下,这一科研团队以绿色与智能制造融合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从应用技术研究到形成专利技术,从企业实现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再到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全国进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推广应用,走出了一条新型技术创新之路。


A8663


罗国民老师主持广东省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研制会议


16BAF

罗国民老师主持国内行业标准审定会

2D696

罗国民老师获得的科技奖项之一


努力向前,积聚每一道光












新职业教育法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出台,对于职教人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后,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意义,从高技能人才,到技术技能人才,再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不断升级迭代,深刻揭示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新需求。罗国民老师表示,未来的高职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素质以及方法的复合将成为主要方向。学校也会在提高职业教育层次,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取得更大成绩。

心中有光,脚下才有力量。植根课堂做教研,罗国民老师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成长提升的主战场。想要前进,必须“负重”。从教二十余年,罗国民老师在每一个方面都力求极致,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然,刚开始非常难,必须从具体的一个项目开始,一点一点训练,一点一滴成长。罗国民老师曾指导学生在第八届广东大学生节能减排工业设计大赛高职组八十多个项目中名列第三,荣获二等奖。

对罗老师而言,教学生涯最难忘的就是带学生做毕业设计。因为要求高,每周要学生汇报,每天要向学生提问,有学生经常干到凌晨2、3点,集体汇报时甚至当场落泪,但两个月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进步的很快。罗国民老师说从教之久,成就感大多都来自于学生的成长。据悉,每年毕业设计都有学生在科技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例如李志君、陈文哲、莫楚威这几位机械工程学院的同学,他们对罗国民老师谈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跟罗老师指导的毕业设计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据了解,同学们毕业后的发展都很好,有些学生最后成功被教培企业邀请前往北京工作。


4E6AE


罗国民老师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创新技法

罗国民老师指导学生获得竞赛奖项之一




罗国民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一直担当着学生引路人的身份,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用“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忠诚与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




分享|

上一条:走进名师丨罗红希:漫漫从教路,一腔热爱铸师魂
下一条:在松山,她们能顶半边天

关闭


书记信箱 : gdssptsj@gdsspt.edu.cn

校长信箱 : gdssptxz@gdsspt.edu.cn

电话 : 0751-6501658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

版权所有©2021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 : 粤ICP备11020318号-3            粤公网安备440205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