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松山故事 >> 正文

在松山,她们能顶半边天

发布日期:2023-03-09  点击:[]

3月的韶城,春暖花开;3月的松山,女人花香。在松山学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象3月的鲜花,开得格外鲜艳,香得特别醉人。在家里,她们孝敬父母、相夫教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老公身边的好妻子、孩子心中的好妈妈;在单位,她们默默奉献、奋勇争先,是领导眼中的好职工、同事身边的好搭档、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她们有的是三八红旗手,有的是技术能手,有的是党组织书记,有的是二级学院院长,有的是专业群负责人......。就是这样一群女人,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现代女性的坚强与担当,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精神与风采,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挥洒汗水、添墨增彩,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顶起了半边天。

勇挑重担,党的建设少不了她们。有些人觉得,做党务工作,吃力不讨好,评职称也用不上。但她们不这么认为,她们觉得,抓好党建是搞好业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把党建抓好了,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了,各项业务工作才能做得更好。于是,她们从不推诿,主动请缨,积极担当,奋发有为。在学校负责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管理的5个二级学院中,担任党总支负责人或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女性分别有3名,均超过了一半。她们在做好教学专业建设等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抓好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在她们的带领下,一个二级学院党总支获评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一个教师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两个教师党支部获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担当作为,专业建设离不开她们。有些人觉得,女同志家庭事务多,要照顾家庭,除了上课,没有太多时间精力来做专业建设。松山学院的女同志偏偏不这么看,她们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把全部身心用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在学校5个二级学院中,2名女性担任院长,挑起了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大梁;在学校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中,2名女性为负责人,她们带领团队把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学校成立的3个产业学院中,女性负责人有2名,她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彰显巾帼担当;在学校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中,2名负责人均为女性,她们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建奇功。在学校获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女性有2名,她们在技术技能苦练本领,巾帼不让须眉。在学校省级社科课题项目中,还是她们成为吃“螃蠏”的第一人......

争当表率,校园文明建设不能没有她们。她们,不仅在业务工作中敢于担当,建功立业;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党建带妇建、带团建,积极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尽情焕发女性的魅力与风采,用自己的言行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善与美。在她们当中,1人获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1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 人获省三八红旗手,2人获韶关市三八红旗手、3人获韶关市“丹霞英才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等个人荣誉称号,获评省三八红旗工作室1个、市三八红旗集体及工作室各2个、市团队创先特色示范班组长及班组、市“十佳最美家庭”等各1个。1个团支部获全国活力团支部,多个获全国红旗团支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在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她们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是她们年复一年的勇毅前行。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高级实验师、数控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主任曹智梅,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工作24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当了20年的教研室主任,带领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级实训基地、国家级资源库课程资源、省级重点专业、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等建设;主持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冶金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发表教科研论文19篇,出版教材10本,多次指导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及工作室,韶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她积极传播正能量,作为韶关市十大“我奋斗·家国美”巾帼先进人物代表,其先进事迹入围全国“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 “南粤好网民故事”,被国家、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并在新华网展播。为了省级专业群申报,她带领团队,封闭在宾馆酒店里,一遍遍的修改申报方案,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多;为了国家级资源库课程建设,她牺牲业余时间与寒暑假,一个个的制作、收集整理课程资源资料;为了传播正能量,她自己动手录制个人事迹视频,积极参加网民好故事评选等等。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她点点滴滴的辛勤付出与汗水。

李红利,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市场营销专业带头人,韶关市三八红旗手。她18年如一日,在基层党建、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双促互融,带领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她爱岗敬业、勤于钻研,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完成央财重点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建设、“3+2”专业试点、DQP学分制试点等重难点工作,助力“电子商务专业群”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主持参与省教科研项目28项,编写教材或专著6本,发表论文22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大赛奖项10项;她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妇联残联短视频与农村妇女电商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等公益培训10余场2000余人。她走到田间地头,深入乡村调研,开展特色农产品项目推广实践,带领学生培育了丹霞竹荪、樟市黄豆腐、罗坑红茶等“互联网+”大赛项目,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郑绍芸,高级工程师,市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她29年如一日,勤钻苦练数控加工技术与技能,对数控加工技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为了备赛,她连续一个多月呆在实训车间里,不知道磨出了多少把车刀、加工了多少个零件、流下了多少滴汗水,才练就了她这“车削加工一把手”。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她曾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3项,并成为国家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练,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专家,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她不仅自己技能水平高超,还悉心指导学生技能提升,指导的学生曾获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9项。

王玉贤,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党务理事,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专家,韶关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大数据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主任,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院长。她带领产业学院工作团队获评2022年度韶关市三八红旗集体,大数据技术专业获评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粤北大数据产教融合基地获评工信部重点领域产业基地。她作为粤北大数据职业教育领路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东数西算”工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牵头组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联合华为、华韶数据谷、联想教育、轩辕网络等企业,建成“校中园” “园中校”实践育人基地;她创新团队党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开展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每年向社会输入大数据人才300-500人;她联合澳源科技、华韶数智科技共同投资孵化粤北首家在校大学生创业公司——广东粤北数创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抓好产业学院的建设,近一年多以来,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她不是在来学校的路上,就是在去企业的途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企业学习实践的学生病了,她就开车把学生送到医院。团队老师有什么问题,她就亲自与企业沟通协调解决。她的辛苦努力得到了企业、学校、学生、团队成员的广泛赞誉,培养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韶关市技术能手4人,在粤北形成了一支大数据工匠团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人民论坛网、韶关日报等媒体的报道。

在松山学院,像曹智梅、王玉贤、李红利、郑绍芸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她们,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女性,立足自身岗位,默默奉献,争先创优,建功立业,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作为松山学院的一员,笃志弘毅、止于至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顶起了松山的半边天;她们,作为一面面妇女的旗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染红了绚烂的松山天空。

 

分享|

上一条:走进名师丨罗国民:以炽热之心专注教育事业
下一条:走进名师丨曹智梅:永不言弃的傲雪寒梅

关闭


书记信箱 : gdssptsj@gdsspt.edu.cn

校长信箱 : gdssptxz@gdsspt.edu.cn

电话 : 0751-6501658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

版权所有©2021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 : 粤ICP备11020318号-3            粤公网安备440205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