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要求我校开展了关于科普教育的建设。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21年1月,是以科普教育增加新一代对于科学向往为目的所开设的教育基地。目前,我校用于科研、教学的仪器设备总值高达1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1个,下属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室共10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韶关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科研、教学实验实训场地面积多达13万平方米,为科普教育基地的各项活动开展提供了软硬件和场地的支持。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师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工作,将科普教育宣传的软件环境和基地建设的硬件资源与学校工科办学特色和地域条件紧密融合,围绕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整合智能控制、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专业资源,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导向,以科普教育宣传为重点,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韶关市、粤北地区和广东省科普工作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学校整体格局下,科普教育基地整合了广东省高职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暨广东省高职教育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资源,包含智能机器人实训室、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室等8间实验实训室,机器人科普相关设备近千万元,能直接使用的场地面积共计1000多平方米,可以开展参观、动手实践、交互式活动等科普活动。还建有一支甘愿奉献、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科普教育工作队,每年立足粤北、深入社会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包括教育关爱、精准帮扶、科技下乡、文化艺术宣传等活动。
我们科普教育工作队分别由演讲组、宣传组、后勤组3个部门组成,演讲组主要是负责写好每次外出演讲活动的演讲稿和登台演讲的准备,并总结好每一次外出的经验;宣传组根据科普教育工作队工作和活动需要, 学习PS、PR等软件制作宣传视频、海报、撰写推文和新闻稿等,拍摄记录工作、会议和科普活动等照片,后勤组则主要负责实验室设备的定期维修和管理,深度学习实验室设备,对科普教育工作队新成员进行技术授课。
为此,我们科普教育工作队的10名学生志愿者于2021年3月14日前往韶关市浈江区花坪社区对青少年进行了首次校外科普活动,活动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次校外科普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每次外出科普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对每次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改善,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在下一次活动中能以更好的状态展开。并且我们科普教育工作队于3月27日前往韶关市浈江区华科城莞韶双创(装备)中心进行了2021年韶关市科普讲解员培训,科普教育工作队成员从中学习到了在科普活动如何向他人讲解,学到了更多的说话技巧,为科普教育工作队新成员培训提供了新的方向,更有利于未来的科普活动的开展。

未来,科普教育基地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助力推进“创新强校工程”,提升内涵建设,大力增强创新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地区发展,坚持贯彻“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工作理念,主动寻求省科协、省科技厅、市科协和有关单位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协同学校各单位、韶关市区和粤北地区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软硬件科普资源和政校行企科普教育资源,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内外部科普条件建设,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为目标,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双创周、科普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同时科普教育工作队的负责人树立先锋者的形象,带领科普教育工作队的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各部门要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各尽其职地具体实施计划中的活动与工作,并且能提出对科普教育工作队今后发展有利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各成员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默契感。最后,我们科普教育工作队做好各类外出科普活动的同时通过各项科普活动的开展,推动省、市科普事业发展,为实现我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