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强特色,提内涵”专项活动成效,4月11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暨2025-2026学年备赛工作部署会,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备赛经验与竞赛成果,科学谋划新一年备赛工作。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李红利主持。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指导教师以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李红利对学院2024-2025学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情况进行了介绍,高度肯定师生团队的拼搏精神,尤其赞扬了指导教师“全程陪伴、精准指导”的奉献精神。她表示,学院共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这一成绩是师生团队协作、刻苦钻研的成果,体现了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育人理念。

会议设置了师生参赛经验分享环节,通过备赛难点剖析与实战心得交流,为新一轮备赛注入“强心剂”。与会教师分享了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建立“老带新”传帮带机制、针对学生技能短板制定分阶段训练计划、以赛制为导向进行动态调整等备赛经验。人力资源服务赛项参赛团队首次摘得省级一等奖,指导老师吴翠表示,“精准对标赛项规则、动态调整培训方案”是团队脱颖而出的关键。
通过“角色轮换制”培养复合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协作流畅度、通过“朋辈导师制”形成“传帮带”闭环……与会学生围绕团队协作策略和实战技巧进行了分享。大家纷纷表示,个体的卓越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角色互补的矩阵式协同以及动态调整的战术配合,才能在稳定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会议深入剖析了部分赛项未获奖的原因。针对备赛时间紧迫、设备突发故障、赛制规则调整幅度大等问题,提出“三强化”改进方向:一是强化赛项研究。师生团队提前研读新赛制规则,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备赛针对性。二是强化资源保障。优化专项经费使用效率,提高校内选拔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提高备赛质量。三是强化心理建设。专业教师帮助学生应对高强度训练压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为迎接2025-2026学年赛事,会议对2025年备赛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各专业5月份要全面启动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建立“阶梯式”备赛机制,提前练兵,确保备赛系统化、常态化;要深化“强特色”,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需求,重点培育优势赛项;完善“双师型”导师团队建设,引入行业导师、企业专家参与备赛指导。
李红利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会议为学院备赛工作提供了多维启示,大家共享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敢于突破、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希望各专业师生以“争优创先”为目标,将竞赛成果反哺教学改革,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文/刘蔚 图/马青原 核稿/陈斌珠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