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4-10-22   浏览: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3届)

 

目  录

  1. 学院情况
  1. 学院简介.......................................................1
  1. 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1
  2. 办学历史........................................................2
  1. 毕业生的基本情况...............................................3
  1. 毕业生的人数....................................................3
  2. 毕业生的结构....................................................3
  1. 学院的就业工作

一、学院制定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4

  1. 毕业生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5
  2. 毕业生对于政策的认可程度........................................5

二、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6

  1. 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6
  2. 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评价..........................................7
  1. 毕业生的就业结果

一、就业数量.......................................................8

  1. 就业率..........................................................8
  2. 就业流向........................................................10

二、就业分布.......................................................10

1、就业地域分布....................................................10

2、就业行业分布....................................................12

3、就业类型分布....................................................13

三、就业质量.......................................................14

1、薪酬............................................................16

2、专业对口度......................................................15

3、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16

  1. 毕业生的求职过程

一、就业意向.......................................................17

1、就业价值官......................................................17

2、期望薪酬........................................................17

二、求职途径.......................................................18

  1. 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情况

创业毕业生的数量...................................................18

  1. 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

一、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18

二、未就业原因.....................................................19

  1.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反馈对.........................................19

二、人才培养的反馈.................................................19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19

2、毕业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评价......................................20

3、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环节等的评价....................................20

第八篇 结论和展望..................................................21

 

2

 

 

第一篇  学院情况

一、学校简介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松山职院”)是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励精图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毕业生近年来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实习工厂8个教学系部,32个学科专业。

    38年的发展历史,我院在教学、技能培训、学生管理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校以来,已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许多毕业生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我院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及在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并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树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依法治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定位

我院是省属全日制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以机械、电气、计算机类专业为主体,经济、文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目标

学院发展的总目标是:把学院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进办学理念、优良教学条件、鲜明办学特色、一流人才质量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

2、办学历史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已有38年办学历史,是全省高职院校中举办高等教育历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是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76年的韶钢职工大学。学院地处韶关市南郊,邻近京珠高速公路,紧靠广韶公路,毗邻粤北名胜南华寺,占地面积4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6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518人,全日制在校大专学生8500多人。   

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1、毕业生的人数

2013年学院共有毕业生2073人,涉及毕业专业22个,均为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主要分布专业如下:

 

专业(22个)

毕业人数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

15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69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检测技术及应用

39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45

应用电子技术

57

小计

389

机械工程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92

机电一体化技术

82

机械设计与制造

74

模具设计与制造

96

数控技术

80

小计

424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94

计算机应用技术

68

软件技术

82

图形图像制作

63

小计

307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

165

文秘(秘书及办公系统自动化)

78

物流管理

164

营销与策划

200

小计

607

外语系

旅游英语

74

商务英语

207

文秘(涉外文秘)

65

小计

346

合       计

2073

2、毕业生的结构

我院毕业生全部学历层次为专科(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设置以机械、电气、计算机类专业为主体,经济、文管类专业协调发展。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篇  学院的就业工作

   一、学院制定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我院的“龙头工作”,并在机构、人员、场所、经费划拨等各项软、硬件方面,尽可能给予大力投入,并适度超前;关注毕业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通过学院与教学系的联动,将各教学系党总支书记、教学系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等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201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22%。

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责任突出就业工作重要地位,把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心。

就业工作是我院龙头工作,院长办公会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就业工作一直重要议题之一。院领导在就业工作会议或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出:“全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为完成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每年都与教育厅签订《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分管就业工作的副院长与各教学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签订了《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学院制定的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目标。

加强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提高就业率

学院出台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分类指导制度》以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谈心制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各教学系严格参照制度做好相关指导工作。

根据省厅相关要求,学院2013年3月13日印发《关于做好学院2013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院毕字〔2013〕2号,并及时展开就业困难学生摸底造册工作,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帮扶,截止到2013年6月,此部分学生已全部落实了就业岗位。

我院通过学院就业网站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就业政策,学院学生处设有助学金,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贴补,积极配合就业困难学生申请省财政的求职补贴。

1、毕业生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

学院通过就业指导课教学,就业相关就业政策法规进行系统教学,对与毕业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点重点教授。广大毕业生通过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全国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等就业服务网站、校园网、板报、海报等宣传载体对学院、省市、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进行学习了解。通过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QQ群、系专业QQ群、班级QQ群、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咨询与交流。总体对自身就业相关的就业政策法规较为熟悉。

2、毕业生对于政策的认可程度

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就业政策法规教学以《劳动法》为主线,从《劳动法》理论入手,结合劳动合同、聘用合同、谈判技巧、劳动争议程序、实践等诸方面,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帮助。提高对《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通过就业指导课了解,广大毕业生对此教学内容较为感兴趣,对劳动法相关知识:劳动者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劳动者履行以下基本义务;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十分重视。

二、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

1、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

(1)完善就业机制及课程建设。

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制定了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该大纲共40学时,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现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学,此外还按大纲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计划。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训练》制定了适合我院学生的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共设大一、大二、大三等三个教学阶段,贯穿大专三年全过程。

(2)加强就业政策宣传。

学院主要利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校报、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进行相关就业政策的宣传。

(3)加强就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就业新动向。

学院开通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网站,网址为http://www.gdsspt.cn/job/,相关就业信息、动态及时更新。设有网上招聘平台,企业可以申请注册进行网上招聘活动,毕业生也可以注册个人的求职信息。在就业网站还专门设置了“在线咨询”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QQ群。在就业网站首页嵌入并使用全国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与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相链接

(4)加强就业分类指导工作。

     我院建立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分类指导制度》以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谈心制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各教学系严格参照制度做好相关指导工作。通过“一对一”形式,帮助解决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观及落实就业岗位。  

    不断拓展就业市场,举办充分的校园供需见面会.我院针对2013届毕业生举办一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参会企业有86家;专场招聘会近20场,提供就业岗位3936个。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我院开展了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为主的校企业合作。在订单式人才合作培养方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面向我院大三相关专业学生选拔,独立编班,集中培训,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公司工作。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交流活动,2013年11月,学院组织了40多家企业,57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我院组织的校企交流会。 为我院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为毕业生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就业资源。

(5)积极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主动到基层工作。

(6)多形式拓展就业渠道,积极主动做好就业宣传工作。我院针对广大用人单位积极参编省就业指导中心编制的《大学毕业生资源信息指南》,以及自主编印了《毕业生情况简介》。

    (7)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就业知识竞赛、模拟面试大赛、模拟商业街、企业精英进校园、优秀校友名对面等。

2、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评价

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2013届毕业生中开展了就业意向的调查,发出调查问卷430份,收回415份。其中的调查内容:“你对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达90.60%。统计结果如下:

 

系部

发出调查问卷

收回调查 问卷

回收比例%

很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电气系

80

77

96.25

68

88.31

9

11.69

机械系

90

87

96.67

74

85.06

13

14.94

计算机系

60

58

96.67

52

89.66

6

10.34

经管系

120

115

95.83

109

94.78

6

5.22

外语系

80

78

97.5

73

93.58

5

6.41

合计

430

415

96.51

376

90.60

39

9.40

 

第三篇  毕业生的就业结果

  1. 就业数量

1、就业率

截止至2013年12月10日,学院毕业生就业人数已达2067人,就业率为99.71%,比2012年整体就业率(99.52%)提高了0.19个百分点,创出了我院历史以来整体就业率新高。2013年学院共有22个毕业专业,从统计数据分析,各专业的就业情况都表现得较为活跃。有16个专业就业率都达到100%以上,全部专业达到了98%以上。

2013年各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系别

专业(22个)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签约人数

签约率%

参军人数

专升本人数

升学出国率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

154

154

100.00

28

18.18

2

6

3.9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69

69

100.00

 

0.00

1

1

1.45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25

100.00

 

0.00

 

 

0.00

检测技术及应用

39

39

100.00

2

5.13

 

1

2.56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45

45

100.00

1

2.22

 

1

2.22

应用电子技术

57

56

98.25

3

5.26

 

2

3.51

小计

389

388

99.74

34

8.74

3

11

2.83

机械工程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92

91

98.91

9

 

1

1

1.09

机电一体化技术

82

81

98.78

5

 

 

 

0.00

机械设计与制造

74

74

100.00

6

 

1

1

1.35

模具设计与制造

96

96

100.00

7

 

 

 

0.00

数控技术

80

80

100.00

2

 

1

2

2.50

小计

424

422

99.53

29

6.84

3

4

0.94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94

94

100.00

3

 

 

 

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68

67

98.53

1

 

 

 

0.00

软件技术

82

81

98.78

4

 

 

 

0.00

图形图像制作

63

63

100.00

 

 

1

 

0.00

小计

307

305

99.35

8

2.61

1

0

0.00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

165

165

100.00

3

 

 

2

1.21

文秘(秘书及办公系统自动化)

78

78

100.00

1

 

1

5

6.41

物流管理

164

164

100.00

3

 

 

2

1.22

营销与策划

200

199

99.50

3

 

 

1

0.50

小计

607

606

99.84

10

1.65

1

10

1.65

外语系

旅游英语

74

74

100.00

1

 

 

1

1.35

商务英语

207

207

100.00

4

 

 

4

1.93

文秘(涉外文秘)

65

65

100.00

1

 

 

1

1.54

小计

346

346

100.00

6

1.73

0

6

1.73

合       计

2073

2067

99.71

87

4.20

8

31

1.50

2、就业流向

我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以省内为主,其中主要密集去往珠三角地区,较往年相比,粤北、粤东地区就业人数略有增加,粤西及外省就业依然较冷。

2013届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统计表


 

 

 

 

 

 

 

 

 

二、就业分布

1、就业地域分布

    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以广东珠三角为主,主要表现为:外省12人,占0.58%;粤西32人,占1.55%;粤东115人,占5.56%;粤北149人,占7.21%;珠三角1739人,占84.13%。

2013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地区

地级市

就业人数

总数

比例%

外省

江苏

1

12

0.58

北京

3

澳门

2

广西

1

海南

2

天津

1

香港

2

粤北

清远

24

149

7.21

河源

8

韶关

92

梅州

20

云浮

25

粤东

潮州

23

115

5.56

揭阳

16

汕头

72

汕尾

4

粤西

茂名

12

32

1.55

阳江

5

湛江

15

珠三角

肇庆

30

1739

84.13

东莞

220

佛山

222

广州

597

江门

81

深圳

321

中山

129

珠海

56

惠州

83

 

合计

2067

2067

 

 

2、就业行业分析

2013年就业所属行业分析统计。整体看: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有891人,占整体就业的43.16%;从事各种各类制造业的有833人,占整体就业的40.3%;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的有113人,占整体就业的5.47%;其他行业如:金融保险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文化艺术和医药卫生等表现一般。详见下表:

2013年整体就业单位所属行业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整体就业行业类型)

房地产业

国家机构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教育业

金融保险业

农林牧渔水业

商务服务业

专插本

文化艺术业

医药卫生

制造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合计

1

电气自动化技术

3

2

 

5

7

5

 

 

27

6

 

 

86

13

154

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

1

 

1

1

 

1

 

13

1

3

 

47

 

69

3

计算机控制技术

1

 

 

 

 

1

1

 

3

 

1

 

18

 

25

4

检测技术及应用

 

 

 

2

 

1

 

 

5

1

1

 

29

 

39

5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1

3

 

1

1

 

 

 

7

1

 

 

30

1

45

6

应用电子技术

3

1

 

 

 

 

 

 

6

2

 

 

43

1

56

7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1

 

1

1

 

2

 

7

1

1

 

70

7

91

8

机电一体化技术

 

 

 

2

 

1

 

2

4

 

 

 

68

4

81

9

机械设计与制造

2

1

 

 

5

1

3

 

3

1

 

 

57

1

74

10

模具设计与制造

 

 

 

1

 

 

5

 

7

 

1

 

78

4

96

11

数控技术

1

1

 

 

 

 

6

1

5

2

1

 

57

6

80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

 

 

 

2

3

2

1

69

 

 

1

5

10

94

1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

 

 

2

 

 

55

 

 

1

1

7

67

14

软件技术

 

 

 

1

 

2

3

 

66

 

 

 

3

6

81

15

图形图像制作

1

1

 

 

1

 

 

 

59

 

 

 

 

1

63

16

电子商务

 

 

 

1

 

3

2

 

129

2

1

1

19

7

165

17

文秘

 

6

1

 

 

 

1

1

30

5

 

 

32

2

78

18

物流管理

2

 

 

2

 

2

 

1

118

2

 

 

35

2

164

19

营销与策划

8

 

1

 

 

7

9

2

128

1

1

 

36

6

199

20

旅游英语

1

 

1

 

 

7

1

 

38

1

 

 

8

17

74

21

商务英语

4

 

 

 

1

12

 

 

81

4

 

 

92

13

207

22

文秘(涉外文秘)

1

 

1

 

1

6

 

 

31

1

 

 

19

5

65

 

合计

30

17

5

17

20

53

36

8

891

31

10

3

833

113

2067

 

3、就业类型分布

2013届毕业生单位类型统计:私营企业空间最大,有1571人选择到私营企业发展,约占整体就业总人数的76.04%;其次股份制企业有168人,占整体就业的8.12%;再次是外资企业,有134人,约为整体就业总人数的6.5%;到有限责任公司就业的92人,比例为4.45%;到中小学、幼儿园、中专技校、高职高专等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有19人,有8人在校应征入伍,其中2名士官;有31名毕业生考入专升本插班生;有16名毕业生到广东二十一个贫困县就业。

从就业单位性质分析来看,较大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到充满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就业、股份制企业工作,说明我院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更看好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

2013年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参军入伍

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机关

国有企业

教育系统

其他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医疗卫生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政法系统

专插本

自主创业

合计

1

电气自动化技术

2

20

 

8

1

 

 

71

24

 

21

 

6

1

154

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

3

 

 

 

2

 

60

2

 

 

 

1

 

69

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

 

 

1

 

 

20

2

 

 

 

 

 

25

4

检测技术及应用

 

 

 

 

1

 

 

27

8

 

2

 

1

 

39

5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2

 

 

 

 

39

1

 

1

1

1

 

45

6

应用电子技术

 

9

 

 

1

 

 

30

2

 

11

1

2

 

56

7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1

13

 

 

 

 

 

65

4

 

7

 

1

 

91

8

机电一体化技术

 

8

 

1

 

 

 

64

6

 

2

 

 

 

81

9

机械设计与制造

1

4

 

 

 

 

 

55

4

 

9

 

1

 

74

10

模具设计与制造

 

7

 

 

 

 

 

87

1

 

1

 

 

 

96

11

数控技术

1

4

 

 

 

 

 

72

1

 

 

 

2

 

80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

 

1

2

3

 

77

 

1

 

 

 

 

94

13

计算机应用技术

 

3

1

 

4

 

1

58

 

 

 

 

 

 

67

14

软件技术

 

2

 

1

1

 

 

77

 

 

 

 

 

 

81

15

图形图像制作

1

1

 

 

 

 

 

60

 

 

1

 

 

 

63

16

电子商务

 

12

 

1

 

2

 

135

7

 

6

 

2

 

165

17

文秘

1

1

3

 

 

 

2

44

6

 

14

2

5

 

78

18

物流管理

 

12

 

1

 

 

 

125

20

 

4

 

2

 

164

19

营销与策划

 

16

 

1

 

 

1

168

8

 

4

 

1

 

199

20

旅游英语

 

17

 

 

1

1

1

46

6

 

1

 

1

 

74

21

商务英语

 

17

 

 

5

 

2

147

25

 

7

 

4

 

207

22

文秘(涉外文秘)

 

7

 

 

2

1

2

44

7

 

1

 

1

 

65

 

合计

8

168

6

14

19

9

9

1571

134

1

92

4

31

1

2067

三、就业质量

1、就业薪酬

   2013届毕业生就业薪酬统计:整体薪酬表现合理,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左右,占可统计认输的78.87%。

2013年整体就业薪酬统计表

薪酬标准(元/月)

人数

1500以下

75

1500-1900

221

2000-2400

793

2500-2900

808

3000-3400

104

3500-3900

16

4000-4400

6

4500-4900

1

5000以上

6

升学出国0

31

参军0

6

合计

2067

  1. 专业对口度

2013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度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毕业生    人数

就业  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人数

对口率(%)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94

93

98.94

66

70.97

2

计算机应用技术

68

67

98.53

60

89.55

3

软件技术

82

79

96.34

72

91.14

4

图形图像制作

63

62

98.41

53

85.48

5

电气自动化技术

154

149

96.75

138

92.62

6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69

68

98.55

60

88.24

7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24

96.00

18

75.00

8

检测技术及应用

39

39

100.00

31

79.49

9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45

45

100.00

38

84.44

10

应用电子技术

57

56

98.25

45

80.36

11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92

91

98.91

80

87.91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82

79

96.34

65

82.28

13

机械设计与制造

74

73

98.65

62

84.93

14

模具设计与制造

96

95

98.96

85

89.47

15

数控技术

80

80

100.00

68

85.00

16

电子商务

165

163

98.79

138

84.66

17

文秘

78

78

100.00

65

83.33

18

物流管理

164

161

98.17

140

86.96

19

营销与策划

200

193

96.50

175

90.67

20

旅游英语

74

72

97.30

65

90.28

21

商务英语

207

204

98.55

185

90.69

22

文秘(涉外文秘)

65

65

100.00

58

89.23

 

 

2073

2036

98.22

1767

86.79

 

  1. 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发出调查问卷2068份,收回1900份,其中:对当前工作“很满意”的有266人,占调查总数14%;认为“满意、还可以”的有1449人,占调查总数76.26%;以上2项合计很满意、满意的为1715人,占调查比例的90.26%。认为“不满意”的有185人,占调查总数9.74%。说明学生对现有工作乐观,态度积极。(如下表):

系部

发出调查

收回调查

很满意

满意(可以)

不满意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电气工程系

389

355

23

6.48

280

78.87

52

14.65

机械工程系

424

345

41

11.88

261

75.65

43

12.46

计算机系

308

303

35

11.55

204

67.33

64

21.12

经济管理系

607

587

99

16.87

471

80.24

17

2.90

外语系

340

310

68

21.94

233

75.16

9

2.90

合计

2068

1900

266

14.00

1449

76.26

185

9.74

 

第四篇  毕业生的求职过程

一、就业意向

1、就业价值观

在《二O一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中,本次调查中共发出毕业生调查表2068份,收回1900份信息反馈。其中“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认为单位知度或发展前景是需要看重的有413人,占调查总数21.74%。认为需要看重单位效益的有292人,占调查总数15.37%。看重单位对口的有304人,占调查总数16%,认为薪酬待遇是重要的有393人,占调查总数20.68%。看中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有404人,占调查总数21.26%。认为单位所在城市是需要看重的有347,占调查总数18.26%。还有295人认为需要看重其他因素,占调查总数15.53%。由此可见,毕业生更注重组织和自身的发展空间。

2、期望薪酬

在《二O一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中,本次调查中共发出毕业生调查表2068份,收回1900份信息反馈。在调查中题项内容觉得单位的待遇(薪水)如何(A、太低  B、一般  C、满意   D、应该:    (元)较合适)”

认为“满意”的有421人,占调查总数22.16%;认为“一般”的有1165人,占调查总数61.32%;认为“太低“的有182人,占调查总数9.58%。认为应该在1800--3000元134人,占7.05%。从本项调查反馈来看,总体来说毕业生对现工资待遇比较满意,同时,也反映了我院入职之初更加重视工作所带来的锻炼机会及经验积累。

二、求职途径

在《二O一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中,在调查中题项内容“你目前的工作单位是通过哪种途径获得的(A学院招聘会 B院系或老师推荐 C个人自荐 D亲朋或同学介绍  E网上求职  F其他)”共1218人反馈。:

在工作机会获取的调查中,学院招聘会上获得的有153人,占调查总数12.56%。院系或老师推荐给工作单位有61人,占调查总数5%。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推荐给用人单位的有252人,占调查总数20.69%。通过朋友或同学介绍获得工作机会的有300人,占调查总数24.63%。在网上求职的有264人,占调查总数21.57%。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工作机会的有188人,占调查总数15.44%。调查结果体现出我院大学生的求职渠道较为广泛。

 

第五篇  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情况

2013年学院中有1名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学院针对2013届毕业生共开展了27期SYB创业班,培训学生884名,其中创业实训120名。广大学生在创业意识方面得到提升,必有了一定的创业想法。由于经验、资金、技术等方面还较缺乏故目前成功创业的数量案例较少。

 

第六篇  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

  1. 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

学院共有2073名毕业生,截止到2013年12月10日,就业人数达到了2067人,就业率为99.71%,未就业人数为6人。

  1. 未就业原因

    未就业主要原因为:1、身体原因;2、备考公务员;3、家庭问题。

 

第七篇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反馈

学院进一步明确与践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质量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思路推进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建设与改革,专业、课程、教研教改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人才培养的反馈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2013年在单位对毕业生优势的调查中,从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接受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工作态度积极、上进等几个方面做了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系部

发出调查

收回调查

基础较好

动手能力强

具有创新意识

接受能力强

沟通能力强

团队意识强

工作态度积极 上进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电气系

389

355

152

42.82

160

45.07

50

14.08

280

78.87

180

50.70

230

64.79

290

81.69

机械系

424

345

127

36.81

139

40.29

64

18.55

220

63.77

227

65.80

209

60.58

297

86.09

计算机

308

303

119

39.27

145

47.85

71

23.43

175

57.76

115

37.95

127

41.91

159

52.48

经管系

607

587

114

19.42

113

19.25

51

8.69

186

31.69

135

23.00

138

23.51

188

32.03

外语系

340

310

109

35.16

108

34.84

60

19.35

181

58.39

143

46.13

141

45.48

212

68.39

合计

2068

1900

621

32.68

665

35.00

296

15.58

1042

54.84

800

42.11

845

44.47

1146

60.32

 

2、毕业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评价

在《二O一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中,有866人参与了题项内容为“您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单位中的竞争力为(A 很强 B 较强 C 一般 D 较差    E 很差 ”的调查:

毕业生的调查中认为自己能力在单位中具有竞争力有30人,占调查总数3.46%。认为自己能力在单位有较强竞争力的有320人,占调查总数36.95%。认为自己能力只有一般的竞争力的有476人,占调查总数54.97%。认为自己能力在单位竞争力比较差的有34人,占调查总数3.93%。认为自己很差的有3人,占调查总数的0.34%。总体看我院毕业生在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大部分毕业生就岗位工作还是比较自信。

  1.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环节等的评价

    在《二O一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中,有572人参与了题项内容为“工作至今,你觉得除了学校所学,还应增学哪些科目”。调查中对于学生提出应该增设科目一项归纳如下:认为应增加“提高专业动手能力”的人数为156人,占8.21%;认为应增加“计算机及办公系统操作”的人数为162人,占8.53%;认为应增加“管理学”的人数为173人,占9.11%;认为应增加“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数为24人,占1.26%;认为应增加“贸易营销学”的人数为57人,占3.00%。

此外,认为应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工程造价、机械维修、劳动法律法规、社会学、医学常识、应用文写作、无线通讯专业、基础动画游戏编程、企业资源管理(ERP)实践的科目、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学以及心理学、色彩学、美术素描、Adobe IIIustrator、色彩和版式设计方面知识延长、营销学等等 。

 

第八篇   结论和展望

2013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较为乐观,相关数据调查结果也较为满意。我院2014届毕业生2729人,较2013届毕业生人数相比增长近1/3。结合13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我院将采取更加务实的工作对策,通过完善就业规程、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等手段来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积极迎合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择优引入规模大、体制好、效益好的企业到校吸纳毕业生,提升专业与岗位的对口率,提高就业满意度。

 

 

 

 

 

1

 

发表日期: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