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我校外语商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高恒冠、院长蒋澄生分别在曲江校区厚C301教室为外语商务学院近300名学生讲授2025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高恒冠讲授“思政第一课”
高恒冠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坚定中华民族自信》为题授课,带领学生回顾中华民族十四年浴血抗战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争,到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觉醒,从正面战场的浴血坚守,到敌后战场的灵活出击,在历史脉络梳理中,深刻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
高恒冠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民族危难时的精神旗帜;“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抵御外侮的精神脊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攻坚克难的精神利刃;“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是绝境重生的精神底气。他引导广大学生要认真读懂抗战精神的内涵和思政价值,不断筑牢民族自信与家国情怀根基。最后,他勉励广大学生要以抗战先辈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行动,以“百折不挠”迎学业挑战,以“团结共进”凝团队力量,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好青年。

蒋澄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蒋澄生以《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文化自信》为题,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他从思政视角解析全球跨文化交际现状,指出技术革新虽便利文化交流,但语言霸权、文化同质化暗藏文化认同挑战,强调青年需守思政底色,以民族文化自信防“文化迷失”;并明确思政教育核心是培育“根脉意识”,引导学生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筑牢跨文化交际“思想压舱石”。
蒋澄生阐释跨文化交际思政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思政“包容品格”培养,涉外工作是文化自信的“思政实践”,需让世界读懂中国价值。他还给出思政引领路径——融民族文化于思政学习、交流中守思政立场、以专业实践为思政载体,并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学贯中西,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有民族根脉、国际视野、思政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参加“思政第一课”,外语商务学院2025级新生收获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高恒冠书记的授课让抗战精神不再是遥远历史概念,而是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动力,今后会主动深挖红色旅游资源、讲好革命故事,不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中华民族自信;蒋澄生院长的授课让同学们明白:外语不只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播桥梁,将在学习中多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今后,同学们将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张旭 核稿/高恒冠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