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近日,校团委主办的“我与传承面对面”非遗传承人访谈会在我校宽C201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曲江柴烧陶艺制作技艺传承人龙志雄和浈江客家女红织绣技艺传承人侯玉梅两位非遗大师,与现场师生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柴烧陶艺:泥土与火焰的千年对话
龙志雄现场向师生们展示了曲江柴烧陶艺的独特魅力。他介绍道:“柴烧陶艺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火焰、灰烬与陶土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不可复制的纹理和色彩。”在谈到传承经历时,龙老师动情地说:“看到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我毅然决定投身其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艺术。”

客家织绣:针线间的文化密码
侯玉梅老师则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师生们展示了浈江客家女红织绣的精妙技艺,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她用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教学故事,讲述了一位原本想要放弃的学生,经过耐心指导最终创作出精美作品,这让她更加坚定了织绣传承的信心。

守正创新:非遗的现代转型之路
在探讨非遗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时,两位老师提出了宝贵建议。龙志雄强调,要通过产品创新和新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侯玉梅则建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同学们也深刻感受到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技艺的本真,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并发出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创新者的呼唤。
此次访谈顺利举行,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搭建了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对话的重要平台。未来,学校还将积极探索“非遗+专业”的育人新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松山力量。
图文/校团委 核稿/李娟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