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合作,今年4月份,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签订了结对共建方案,方案囊括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截至目前,双方合作方案逐步落实,初有成果。

教学方面,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学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进经验,借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人才储备和教学科研上的优势,通过教师深入课堂一线听课、建设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等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进一步深化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聘请毛国民教授为我校“弘毅大讲堂”客座教授的同时,还进一步聘请了郭嫄等五位资深教师作为兼职导师,一对一帮扶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并聘请了郑亚伟等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位资深教授作为松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培训入库专家。
科研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虚心请教,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家社科基金科研课题的申报论证会,让青年教师感受科研的快乐,并尽快掌握科研选题与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社会服务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融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韶关市新时代实践文明中心的结对共建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国内领先、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以来,我院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融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服务工作,参与到服务粤北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不少理论与实践成果。

5月9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韶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首场宣讲会在乳源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罗红希副院长获颁基层宣讲特聘专家聘书。7月5日,罗红希副院长带队先后赴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石塘镇和南雄市水口镇进行基层宣讲,展示松山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时代乡村建设工作上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要抓手,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全方位、多维度实施精准对接,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核稿/罗红希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