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师生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3月14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方迎生以“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题,在学术报告厅一楼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的学生代表讲授2023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组织宣传统战部、教务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近200名师生代表共同聆听。

授课现场

党委书记方迎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方迎生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背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大学生的时代要求”等五个方面,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色与本质要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导广大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方迎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针对如何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方迎生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孕育大国工匠、促进创业就业等重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学校实际,方迎生从“立德树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交叉,增强松山自主创新能力”“产教融合,开启校地融合新局面”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科技自立自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中高本纵向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松山力量。
青年强,则国家强。讲座最后,方迎生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牢记使命,自信自励;二要崇德修身,启润青春;三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四要讲求奉献,实干进取。他勉励同学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自信自立,践行使命担当,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以奋斗之姿奏响新时代青春之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整场讲座立意深远,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同学们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颇丰,深刻领略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必然会牢记方书记的谆谆教导,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践行“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室内艺术设计班 梁杰愉:这次有幸聆听了方书记讲授的“思政第一课”。本次课程围绕党的二十大展开,回顾往昔,着眼未来,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全面且详细地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是教育也是激励,让我们受益匪浅。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大数据3班 林莎茹:在方书记讲的这节课上,我深刻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时刻牢记嘱托,听党话、跟党走,刻苦学习,奋力进取,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整体发展与国家民族大业之中,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职责和使命。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班 邓煜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今天,聆听了方书记讲解的“中国式现代化”,我进一步了解了动荡年代,无数有理想的青年人扛起了解救中国的重担;在新中国成立后,无数青年人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建设新的家园。如今,步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当仁不让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建设工程管理班 陈禧锐:今天聆听了方书记的思政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强国建设,更加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动力。国家高度重视高质量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时代、新的春天、新的发展,学校也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我会倍加珍惜机会,抓住机遇,学好技能,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图文/党委宣传部 核稿/洪明刚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