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韶关市高校征兵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一楼召开。韶关市委书记、韶关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少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陈志清主持会议。党委书记方迎生代表我校作征兵工作经验交流分享。

会议现场
会上,方迎生以《聚焦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为题,围绕学校大学生征兵工作作经验交流分享。他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松山学院一贯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并从坚持“三个始终贯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依托“五个平台”,推动“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做到“四个到位”,用关心关爱呵护家国情怀;强化“三个一”理念,推动高质量党建铸魂育人等四个方面,向全市高校详细介绍了我校征兵工作的典型经验与做法。
方迎生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秉承“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形成了“看得见、带得动、触得深、唱得响”的松山国防教育特色品牌,推动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学校共有1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光荣参军入伍,并且实现零退兵。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33项。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争为新时代国防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陈少荣对我校征兵工作予以赞扬和肯定。针对当前高校征兵工作存在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等问题,他强调,各高校要认真学习松山学院的优秀征兵工作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适合本校的征兵工作规范化建设,固强补弱,推进建设。
陈少荣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做好高校征兵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高校党委书记和院长都是第一责任人,要坚决扛起征兵工作使命任务,认真借鉴经验做法,深入查找不足,制定务实举措,振奋精神状态,切实发挥好高校主阵地作用,为我市征兵工作迈向全省第一梯队作出应有贡献。要创新优质服务保障机制,结合实际出台《大学生征兵工作政策优惠实施办法》,安排专人组织应征学生体检和政治考核,帮助应征入伍学生完成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和毕业手续办理等工作,解除入伍学生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服役、扎根军营。要加强征兵宣传动员,大力强化国防教育,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支持和服务强军兴军的实际行动,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立身做人”成才目标,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大学生征兵优惠政策解读和典型宣传,充分调动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营造浓厚参军入伍氛围。要成立国旗护卫队并设立国旗护卫队党支部,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树立荣誉感、责任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同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活动室,使之成为国防教育的基地、征兵宣传的窗口、志愿服务的平台。
会上,韶关军分区大校司令员郑爱军对近年来韶关市高校征兵工作开展情况作全面总结,指出当前高校征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今后加强高校征兵工作规范化建设和扎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当前高校征兵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他强调,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党、国家和人民赋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松山学院的成功经验为韶关高校征兵工作探索出一条科学道路,这启示我们,抓好高校征兵工作,必须有党委的坚强领导;必须有完善的征兵工作机构;必须有一支精干得力的工作队伍;必须有配套的优惠政策。他希望,各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做好培育人才的同时,为韶关各项事业发展储备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忠辉,韶关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岳永胜,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韶关校区)专职党委副书记彭贵福依次汇报近年来征兵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国旗护卫队训练、为复退军人提供继续深造的优良学习环境等内容的专题片。

校领导陪同陈少荣一行参观校园
会前,校领导方迎生、吴奇峰陪同陈少荣一行实地调研了我校党委人民武装部征兵办公室、国旗护卫队党支部活动室,观看了学校国旗护卫队科目展示、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展板等。
市领导颜玉明、罗海俊,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韶关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廖益,韶关军分区副司令李岳青,校长吴奇峰等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宣传部、人武部负责人参加会议。
图文/党委宣传部 核稿/洪明刚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