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严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 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要锻造出“四铁”干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是很好的检验平台和试金石。在年初召开的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红军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要求。
在7月2日市委召开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红军书记对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坚持党建引领,促进项目“快好省廉”推进,为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树标杆、作示范的经验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学院迁建项目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项目,抓项目促发展。市委、市政府为此成立了“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目建设,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全力投入项目建设,确保各项目有序高效推进。
我院迁建工作于今年正式启动。迁建是我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学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战略选择,是继学院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管理后又一重大发展机遇,有利于学院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综合实力。
学院迁建工作自启动以来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省政府、省教育厅、韶关市委、市政府和全院教职员工的关心和支持。从2019年1月5日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莅校调研做出“加快搬迁重建松山学院”的指示到3月29日市委书记李红军、市长殷焕明率队拜访省教育厅并协商相关事宜;从4月4日副市长高冬瑞主持召开市政府工作会议并印发《关于研究松山学院、韶关学院医学院、韶州人民医院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19〕97号),到4月22日市自然资源局提出学院项目规划选址初步红线图,迁建启动工作真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干劲。
4月26日下午,为加强对学院迁建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以吴奇峰院长为组长、廖彩志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迁建工作领导小组。
4月28日晚,市委书记李红军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室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我院迁建工作,确定我院选址为韶关市曲江区新白线(铜鼓大道)乌坭角段西侧,面积约1006亩。
4月29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新校区建设项目建筑方案设计事项协调会。吴奇峰院长强调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依据理工类高职院校的特点,根据“高起点、规范化、前瞻性”的要求进行项目建筑方案设计,在芙蓉校区建设推进过程中,设计报批时间紧迫,要把握好时间点和“窗口期”,设计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及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协调会现场)
5月1日市政府批准学院参照“红色教育基地”的模式,自主选定优质、信誉好的服务商,进行概念方案设计、勘探、测绘、环评、可研编制等相关前期工作。
5月6日,院长吴奇峰同志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院迁建工作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精神,并研究迁建工作相关事宜。会议决定:参照市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模式,选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家单位为我院建筑设计方案单位;由资产处负责从政府采购资源库中分别初选3-5家符合要求的服务单位,按限定最高价、低价中标的原则,选定学院迁建工程项目初步勘察单位与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由后勤处负责参照上述办法选定测绘单位与环评单位。
5月7—8日,学院迁建办公室、市教育局、市代建局先后现场勘察我院新校区地形、地貌。8日,根据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纪要〔2019〕20号精神,按照“能征则征”的原则扩增收储范围,市自然资源局重新提出我院项目周边土地收储红线。同日,按照学院新校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时间节点,四家建筑设计方案单位分别提交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方案设计总平面图》。
5月13日,韶关市委教育工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学院迁建工作专班,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立江任组长。10日下午,市教育局阳明就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分解任务及时间进度表、前期的环评、勘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到校做深入指导。
5月16日,韶关市代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永坚等相关专家一行6人莅临我院指导新校区迁建工作。邓副局长就项目整体安排、推进计划和立项、后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化指导,并现场对随行人员作出具体部署,要求马上密切配合并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尽快助力完成项目实施方案、推进计划表和建筑设计方案等材料的编修工作。
5月18日,为加强学院整体搬迁重建项目协调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如期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搬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红军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焕明任常务副组长;副市长高冬瑞、李欣任副组长;曲江武江二区区长,市发改、教育、财政、生态环境、住建管理、代建、供电等局局长、芙蓉新区管委会主任、学院院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张立江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教育局、市代建局和学院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搬迁重建工作。
5月21日,学院组织召开建筑设计方案初审会。会上,各设计单位“背靠背”按照现场抽签顺序依次进行汇报并解答现场专家的提问;专家组成员对各方案的优缺点及修改要求进行集中讨论。22日,学院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吸纳专家组意见基础上,充分研究了学院的初步推荐意见。
5月24日,张立江局长主持召开学院迁建项目实施方案会议,对项目时间、步骤和项目协调机制等初步达成共识。
5月25日晚,市委书记李红军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室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听取新校区方案设计等汇报,迁建工作专班和我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红军书记对我院迁建工作前期相关工作的开展表示肯定,会议研究选定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方案。会后,将就方案完善进一步听取广大师生员工意见。

(书记专题会议现场)
5月27日晚,在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到乳源参加全省推动少数民族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期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奇峰与市教育局局长张立江一同向景李虎汇报有关学院迁建工作进展及办学情况。景书记表示:学院迁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省教育厅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5月28日至6月4日,省长马兴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副省长张虎、覃伟中先后在《韶关市委、市政府关于整体搬迁重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告》做出批示。马兴瑞省长要求要大力支持搬迁工作,同时把学院要较大的规模与水平的提升。按照省政府的批示,市委书记李红军近期将再召开书记专题会听取汇报,并要求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全力跟进申请省给予资金支持的事情;市长殷焕明要求副市长高冬瑞高度关注学院搬迁事宜。
6月6日下午,学院召开迁建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深化设计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方迎生、院长吴奇峰、副院长廖彩志、学院迁建领导小组成员、市代建局、曲江区供电局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上吴奇峰院长宣读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结果,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反馈深化设计需求意见学院并邀请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何镜堂对设计方案进行把关。

(深化设计会议现场)

(何镜堂院士审阅学院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6月20日,为落实省长马兴瑞、副省长张虎、覃伟中在《韶关市委、市政府关于整体搬迁重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告》批示精神,做好学院整体搬迁工作,省教育厅分别向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和我院征求整体搬迁重建意见。
6月30日中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在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市委常委颜玉明、副市长高冬瑞,韶关市教育局局长张立江、学院党委书记方迎生、院长吴奇峰等陪同下到位于韶关市芙蓉新区铜鼓大道河边村西侧的我院新校址现场考察。景李虎指出在省、市、厅对学院迁建均给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学院一是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加倍努力,加快推进迁建,让学院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为做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建功立业;二是学院办学一定要结合韶关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好务,从而争取当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景李虎到新校址视察)
7月4日,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学院迁建项目被列为马兴瑞省长牵头负责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存在短板”方面的集中治理清单。
7月5日韶关市委成立“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展欣担任;副组长:副市长高冬瑞、凌振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落实工作。
7月9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展欣现场调研学院迁建项目,实地查看位于市芙蓉新区铜鼓大道河边村西侧的学院迁建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形地貌,现场听取学院院长吴奇峰对迁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在市“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试点领导小组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肖展欣提出要抓好党建,为人民谋福祉,从党建的六个方面入手,对学院迁建项目业务工作提出要求,明确市“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运行思路,重点针对项目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做出部署。

(现场调研及座谈会)
7月10日,为落实省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工作部署,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覃伟中副省长、陈岸明副秘书长、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地市政府、有关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举行了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签约仪式。针对有关地市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省教育厅建立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设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明确了8对对口帮扶关系,其中由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学院迁建。学院现场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7月18日,为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中关于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的部署,省教育厅印发《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该计划着力解决全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粤东西北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增强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能力。
7月18日,省教育厅综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和学院等单位意见就整体搬迁重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复函韶关市政府提出七点意见。市长殷焕明批示:“请市教育局会同曲江区政府、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单位,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尽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年度安排计划,扎实推进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搬迁重建工作高效开展”;市委书记李红军批示:“请展欣同志加强指导,首先要确保尽快纳入省重点项目,市发改委并先桂同志要全力抓好落实”。
7月30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组长肖展欣在市委党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学院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学院被纳入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项目,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韶关的关心厚爱,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转化为积极推进项目的动力。
肖展欣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围绕今年底前动工、2021年建成使用的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攻坚克难,全力加快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动工建设。会议还对严重影响项目推进的土地调规问题,明确了解决方案。
8月8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那佳一行在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梁丽娟等人陪同下,到我院位于韶关市芙蓉新区铜鼓大道河边村西侧的新校址现场考察。
8月8日下午,按照市委书记李红军和市长殷焕明关于学院迁建项目建设的有关批示精神,市党促办在韶关红色基地建设项目部会议室组织召开学院迁建项目方案再优化会议,对项目一期建设内容逐项审核、压减,对项目分期安排、一期建设内容、规模和资金投入进行了整体再调整。
8月12日,学院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和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学院迁建项目建设方案调整事宜。会议强调,对学院迁建项目分期调整建设问题要有正确认识,各相关单位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按照今年年底前动工,2021年调整后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的目标,全力推进。会议要求,学院迁建项目领导小组要按照市委书记指示精神,以党建为引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做好迁建项目推进工作。
8月20日下午,市政府十四届 79 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实施方案》和《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8月29日下午,市委十二届第 142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实施方案》和《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关于调整松山学院迁建项目建设规模的有关要求,松山学院组织设计单位对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议书重新作了修订,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调整为 16万平方米。
8月31日,学院迁建项目土地调规修改方案专家评审会在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召开。学院迁建项目用地土地调规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9月17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工作座谈会。听取了粤东西北地区八个重点新建、迁建、扩建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汇报,了解各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想法,那佳副厅长组织省教育厅各业务相关职能处室提出了专业指导意见。
9月19日,根据市委常委会会议决定事项通知〔2019〕133号、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十四届79次)精神,经研究,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实施学院迁建项目(第一期);项目建设地点:韶关市曲江区新白线(铜鼓大道)乌坭角段西侧地块;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总建筑面积160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实习用房、综合楼、食堂、图书馆、学生宿舍(公寓)以及道路、照明、广场、绿化、景观、运动场地、围墙、大门等;市发改局要求:进一步落实项目用地预审等各项建设条件,尽快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程序报请评估并报批。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学院迁建工作以“抓党建促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飘扬,党徽在项目一线闪耀”。在省政府、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全体师生院正以前所未有的时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文图/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