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我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关注全会盛况,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松山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方迎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广东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奋力开启学校“十五五”发展新篇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中展现松山担当。
韶关市人大代表、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春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为韶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磅礴动力、指明了前行航向。放眼“3区5县2市”,韶关正乘势而上,积极培育以大数据、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赛道,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躬逢其盛,身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我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地方发展的“人才摇篮”与“创新引擎”,精准锚定新兴产业集群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求,绘就“城校同频、产教共振”的生动图景,为韶关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的人才活水。
曲江区人大代表、对外合作中心主任王修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具有历史性、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作为地方人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担负着服务于技能型社会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十五五”期间,对外合作中心将认真梳理学校产教融合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短板与弱项,对标新双高、职业本科相关建设标准,围绕国家、地方发展战略,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韶关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推动企业从“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以混合所有制类似模式激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活力,提升学校产教融合平台实体化运作水平,构建共生共赢产教融合生态圈。
曲江区政协委员、民革松山支部副主委、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作为党外人士,经历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就,我对“十五五”新征程充满信心。今后我也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精准发力,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贡献民主党派的智慧与力量。
教务部部长王玉贤: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部署,结合自身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知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粤北职业教育实际行动,致力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所思所学一体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贡献专业智慧与技术力量。
科技部部长胡晓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奋斗的方向。作为学校规划部门负责人,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全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高水准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为学校未来五年事业发展谋篇布局,打牢基础。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离退休人员管理部部长向大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十五五”规划,绘好人才蓝图。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落实落地教师下企业实践,紧扣产业需求构建教师分层培养体系。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靶向工程,引进培育一批行业大师、技术领军人才。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分类评价与“优绩优酬”激励机制,破除发展壁垒。以制度创新激活队伍活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田亚娟: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电气工程学院将紧紧围绕全会精神,带领师生员工,奋楫笃行、踵事增华,瞄准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和升级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科学布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核心,以“五金”建设为抓手,依托信息碳中和、中德国际智能控制和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等特色产教融合平台,建优集成电路技术、工业软件开发技术和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新专业,不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持续书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斌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崭新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我将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办学治院各方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备扎实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卉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和思政课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准政治方向,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融入全会新理念、新思想,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未来将聚焦深化理论研究、建强思政课程、培养时代新人,切实提升学院在立德树人与咨政服务中的贡献力。
韶关市劳动模范、先进制造学院教师郑绍芸: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明确实践路径,本人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名教师, 我深切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教师发展赋能教育提质,围绕我校战略目标,激发自己成为驱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推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南粤优秀教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王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宏伟蓝图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部署,为职业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既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又积极对接产业需求融入科技元素,在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将空间设计与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相结合,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设计之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林煜仕: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我特别注意到全会强调的“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科技自立自强”。数字媒体技术正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关键领域,我将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在未来用数字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化数字化建设。同时注重攻克图形引擎等“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将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智慧。
先进制造学院2024级数控技术2班梁黎欣: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强劲脉动。从“十四五”期间“天问”探火、“奋斗者”号深海遨游的成就,到全会部署的“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任务,我清晰认识到国家发展既是阶梯式递进的过程,也是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系统工程。作为大二学生,今后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精力集中到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上,既锤炼过硬本领,又永葆家国情怀,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做全会精神的践行者和时代发展的建设者。
图/新华社记者 李响 文/受访者 核稿/唐晓霞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