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帮忙关注一下抖音账号。”“同学,扫码送小礼物哦!”“同学,帮忙拉人头入群工资日结……”在校园里,你有没有听到类似的推销?如果有,他们是在“引流”。
什么是“引流”?“引流”是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的“前菜”,一般会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扫码关注等方式,发布诱导性信息,引导被害人加入诈骗分子的微信群、QQ群或其他小程序。“引流”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源头,目的是让受害人与骗子“打上交道”,可以说“引流”是诈骗开始的“前端服务”,没有“引流”就没有精准地实施诈骗。警惕以下“兼职”推销。
1.冒充客服、投资顾问电话引流。诈骗团伙会招募“话务员”,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话术,给非法获取的公民名单打电话或发短信。自称是各类平台“客服”、投资公司话务员,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建立的聊天群。
2.线下推广引流。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作准备。
3.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和银行账户,或是充当线下“卡贩”,都是给诈骗分子当了“帮凶”。这些电话卡和银行账户,被诈骗分子用于“洗钱”,使不少人因骗致贫,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保卫部提醒广大师生:学生群体在网上找兼职时务必擦亮眼睛,警惕邀请进群、动动手指就可获得报酬的情况。切莫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请及时拨打110,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违法犯罪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