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征信诈骗,指诈骗分子冒充各种平台客服人员,用专业术语如“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消除贷款记录”等进行诱骗,引导受害人从自身账户或贷款后转账到诈骗分子指定账号,实施诈骗。
1.注销校园贷。诈骗分子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开通过学生贷款账户,随后又称银保监会要求注销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大学生的学生贷款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诈骗分子诱导事主将存款全部转至对方专用账户。
2.降低贷款额度。诈骗分子称事主贷款额度过高,银保监会怀疑用于非法用途,需通过向平台借款的方式,把额度全部清零,并将借款转入银保监会账户,以证实资金的合法性,待额度清零后,钱款会自动填补到平台。
3.消除不良记录。诈骗分子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客服,称事主在某平台上借贷存在违约行为,已经影响个人征信。诱导事主借款,转至专用账户查验资金能力,才能修复征信。
保卫部提醒广大师生:警惕“00”“+”“1069”“95”“400”开头的电话号码或短信。凡遇到此类来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如对方要求视频通话或共享屏幕,都是诈骗,要立即挂断。发现疑似骗局的苗头,立即止损并保留好证据,可以拨打全国反诈劝阻热线96110进行咨询、举报、报警。
1.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完善个人信息。当接到诈骗电话或短信时,国家反诈中心软件会智能识别是否为诈骗信息,让用户远离电信诈骗。
2.不点不明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不泄漏各类密码验证码,不听不信不转账,管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