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4月15日,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围绕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大数据技术(低空经济方向)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低空经济方向)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研讨论证。
本次论证会采用校企联合论证的创新模式,汇聚了学校和企业的专业力量。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孙俊、副院长崔炜,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田亚娟、副院长张景贵,以及相关专业负责人参会。企业方则由产业学院合作企业——北京中联航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楠、运营中心副总监檀佳斌,以及三位企业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

会上,各专业负责人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多个维度,对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分析。各参会专家根据各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构建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各专业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孙俊就大数据技术(低空经济方向)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低空经济方向)专业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能力的递进式培养;二是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田亚娟针对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专业建议:要优化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强化校企联合实训特色,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是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专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入交流,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更加科学完善,为培养低空经济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发展生态,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文/张景贵 图/牟伦胜 核稿/高贺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