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学校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对接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4月8日至11日,学校副校长张志一行赴北京参加“科技赋能·智领低空——低空经济论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孙俊、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景贵陪同参会。

副校长张志带队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主办,汇聚了低空经济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代表及高校学者,大家围绕主题共同探讨交流低空经济技术创新、政策规划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刘大响等行业权威专家围绕低空飞行器设计、智能导航、空域管理等关键技术发表主旨演讲。原国家空管委、中国民用航空局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领导深入解读了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与发展路径,为高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我校代表团与行业专家、头部企业代表就低空经济产业链人才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张志在交流中表示,低空经济是未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校必须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此次调研为我校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和产教融合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在京期间,张志一行专程走访了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北京中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总经理李刚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规划、韶关市无人机森林防火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校企资源协同共享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洽谈,为后续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参加本次行业论坛,我校不仅精准把握了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更明确了产业学院的特色化建设路径。下一步,学院将重点聚焦无人机应用技术、低空旅游服务、智慧农业航空等方向,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建共享高标准实训基地,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产业学院。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设与行业标准深度对接、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为韶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图文/张景贵 核稿/高贺 责编/吴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