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松山故事 >> 正文

打造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我院创新创业工作回眸

发布日期:2018-11-15  点击:[]

10月9日,在以“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度韶关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上,我院3D创客工作室、On Time健身房、多源授时智能时钟、锦鲤之家有限公司、“玲玲柒”学生综合服务平台、汽车传感器故障快速诊断平台、汽车护童安全报警装置等11个项目因兼具科技性、实用性以及商业价值,受到了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代表以及观展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锦鲤之家”项目获得人气项目三等奖,展现了我院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采和我院积极鼓励、扶持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成果。

TIM图片20181115165556.jpg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育人特色,打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

顶层设计 构建创新创业的育人体系和模式

学院通过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育人特色,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优质创业,高质量就业”,并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培训、模拟创业、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016-2017学年我院所有专业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以创业、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配套创业实训和相关活动等,建成一个集“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孵化支持,配套创业活动”于一体的完整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全程融入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我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从2016年起,创新创业课程开始面向全院学生开课,并纳入各专业计划中,目前有18名兼职教师,其中8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4名研究生学历,此外还聘请了32位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加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团队,每年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主题交流,讲述自己在就业、创新创业的故事,分享校友成长的历程和奋斗的感悟,引导广大学弟学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

TIM图片20181115165603.jpg

我院还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韶关市智汇小镇”及“创亿谷•创新创业园”分别设立了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基地,组建了电子协会、电信协会、PLC协会、楼宇协会等8支院级创新服务团队,学院安排了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其中电子协会在每年的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组建专业团队下乡开展义务维修家电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线上线下宣传等了解我院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有意愿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当中。2015年至2018年学院组织参与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成功立项20项,获得43万专项资金。

竞赛牵引 打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

为了进一步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学院以“挑战杯”系列竞赛等高水平科技竞赛为牵引,打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动员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学院自2010年起开始开展创新设计大赛,采用“挑战杯”的比赛模式,围绕“注重项目培育,注重学校特色,注重专家指导”三个重点,搭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转化,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建设,自2010年至今已开展四届创新设计大赛,进入总决赛作品共计42件。

TIM图片20181115165608.jpg

此外,我院在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地,成立全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潜能的广阔空间,在实验与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实践和提升,让学生科技社团成为全开放实验室的主角,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同时积极依托专业优势,以全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中心,辐射利用好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参与承担部分企业设计项目,挂牌成立以骨干教师党员、专业带头人为项目指导老师的项目工作室,对外承接企业的项目,对内指导科技社团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实行项目导师制,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行为上直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如PLC协会、电子协会、电信协会及3D创客工作室、“I3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兴趣社团,已经成为我院开放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实践平台,这些平台帮助青年学生循序渐进地积累经验、扎实成长,激发和保护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助推青年学生创业走向成功。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显示,2016年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从起步进入深入探索的阶段,在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加强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仍大有可为的空间。

文/吴艳清 贺姗姗 郑小艳 图/张啸杰 郑小艳 尹葵英

分享|

上一条:周高兴:往昔学子幼芽 今昔渐吐芳华
下一条:杨宇:构建学习型团队,助力年轻人成长——记“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杨宇

关闭


书记信箱 : gdssptsj@gdsspt.edu.cn

校长信箱 : gdssptxz@gdsspt.edu.cn

电话 : 0751-6501658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

版权所有©2021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 : 粤ICP备11020318号-3            粤公网安备440205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