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一批“广东省兵员预征预储示范建设学校”的预征预储班学员正式开班。学校党委书记方迎生、韶关军分区领导李岳青、曲江区人武部领导贺芳等出席开班仪式。
近年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逐步形成“看得见、带得动、触得深、唱得响”的国防特色育人精神,坚持把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征兵入伍工作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三个始终贯穿”和“四个到位”,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国防教育育人新路,成为全省第一批“广东省兵员预征预储示范建设学校”。预征预储,即在普通高等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中优选具有国防情怀、志愿投身国防事业的学生,以成立军事兴趣类社团方式进行培育兵员的一种举措,预征预储班也被称为“兵员库”“潜力池”。

“‘预征预储班’为有着军旅梦想的同学们架起了一座通向军营的桥梁通道。预征预储班的组建,是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之一。”学校党委书记方迎生说,为强军强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更是新时代松山学子的使命责任。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国防教育之中,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支持和服务强军兴军的实际行动,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参军报国,营造浓厚的参军入伍氛围,全校共有1500余名大学生在校光荣参军入伍,演绎出一曲青年学子踊跃参军报国的生动场面。
2023年2月22日,时任省委常委、省军区少将司令员周河率队到校调研指导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征兵工作,对学校助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对学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予以高度评价。2023年2月27日,韶关市高校征兵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学校举行,韶关市委书记、韶关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少荣高度赞扬和肯定学校征兵工作,要求在韶各高校要认真学习该校优秀征兵工作经验与做法。
近年来,学校积极与韶关市军分区、曲江人武部、地方部队协同开展新兵役前训练、民兵建设等工作,持续深化军校互动,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同时,以“三个一”理念建强国旗护卫队党支部,不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24年5月,学校国旗护卫队荣获第三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比赛一等奖,切实发挥了青年大学生榜样的作用。
同时,学校坚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政策保障到位、宣传组织到位、关爱学生到位”,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建立了从“校门”到“营门”的一站式征兵服务体系,形成大学生征兵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征兵工作,工作成果显著。2023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联合向我校发来表扬信,肯定并赞扬了学校在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中的出色表现。
自学校成为“广东省兵员预征预储示范建设学校”以来,便积极探索专业技能人才兵员预征预储模式,促进“校门”对接“营门”,打通专业技能人才应征入伍绿色通道。招募通知发布后,每天到学校征兵工作站咨询的学子络绎不绝。经过一系列面试、体检、政审及培训,来自多个专业的学子成功组成了学校首批预征预储班,为有参军意向的学生顺利入伍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源源不断为部队培养输送高质量兵员。
首批预征预储班正式开班,既是学校精准培养优质军队预备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推动“两征两退”改革落地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学校党委人民武装部负责人表示,预征预储班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单独编班、全寄宿制和军事化管理;在培养方式上,以职业院校专业学习、军事技能学习和参军入伍为主,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同步开设思想政治、国防知识、国家安全形势、军事体能、军事技能、应急救护等特色教育课程,旨在为军营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兵员,在加强国防建设人才储备、拓宽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图文/党委宣传部 核稿/唐晓霞 责编/吴楠璐